「觀看」與「裝扮」的交互辯證:在Facebook的《Profile》煉成的聖戰士新娘

全片的劇情都是在電腦螢幕上呈現,錄製的方式也都是由電腦軟體側錄。

整部片的劇情在描述Amy為了製作一個電視節目,假裝自己皈依了伊斯蘭教,透過轉發聖戰士的相關影片,在臉書上接近一位從倫敦到敘利亞的聖戰士Bilel。

這部片令人驚豔的地方,不單只是形式上的突破,如果只是為了要表現現代人生活而概念先行地採用這樣的方式呈現,我想我會因為他形式上的刻意而感到反感。但是這部片的內容卻是非得要透過這個方式訴說不可,他藉以參考的真實事件,是只有在電腦網路世界主宰我們生活時才有可能發生的,也就是說,這部片形式上的突破確實同時連帶反映出屬於這個世代特有的社群樣式,更精彩的是,裡頭的劇情翻轉,其實就是電腦網路世界虛實關係的翻轉辯證。

另一方面,這部片利用這樣的故事特質,營造出一股特殊的節奏,能很不著痕跡地灌輸了導演想要傳遞的訊息。例如:多視窗的身份切換。我們可以在網路世界扮演另一個人,這件事本身卑之無甚高論。然而在這部片中,Amy總是必須倉促地趕快在視訊前、視訊時,快速地開啟另一個視窗,搜尋他在過程中不知道的關於伊斯蘭教、聖戰士等等的相關情報,以應對Bilel各種窮追猛打的視訊通話要求。在這種Bilel本身的身份及他的行為帶來的壓迫感以及Amy倉促慌忙的滑稽感交織之下,很快地讓觀眾不知不覺地接收到影片中所傳遞出來在網路世界身份切換的訊息。這是非這樣的情節,才能夠產生出的節奏與效應。

當Bilel壓迫的節奏感確立下來後,Amy逐漸在和他互動的過程中發現他「有人性」的一面,同時Bilel也在不吝與表達對Amy的好感下不斷地分享他生活中的種種。在這種反差之下Amy逐漸地喜歡上了Bilel也是必然的發展。但這部片若僅止於此,他會與一般俗爛的劇情無別,到了最後我們才發現,原來Bilel的好感全都是為了欺騙Amy愛上他,讓他答應婚約,以拐騙他去敘利亞的一場戲。更精彩的是,最後Amy雖然發現了真相,但Bilel卻寄了一段影片威脅她如果她把他們之間的互動過程透露出去,就要全世界的聖戰士遇到她就殺了她,在影片中,Bilel同時呈現他如何以視訊中的線索鎖定出Amy的住處與真實姓名。

社群軟體將生活作為一種表演,營造出同時帶有認同感又有距離感的偶像形象。Bilel正是將他的生活作為一種展演才得以操縱Amy的感受。完全由電腦側錄的內容看似客觀無私,然而電腦中視訊的鏡頭、個人頁面的訊息、搜尋到的新聞內容,無一不是被「處理」過的「視角」而進行特定訊息的灌輸與傳遞,就他們本身的現實意義而言,或是就這部電影而言。

就連整部片,也是呈現出「電腦使用者」「選擇性」地去放置他側錄的片段,這些側錄在電影劇情中的意義,是為了要交給電視台的紀錄(當然有趣的是,這個側錄同時就是我們觀眾看到的電影內容),在Amy逐漸對Bilel產生好感的過程中,她開始有意地將Amy與Bilel最私密的心靈交流和情感認同的錄音片段給刪除掉,似乎表示著這些過程是不容分享給「電視台」的私密片段,也似乎指向在電腦螢幕外的「真實」的存在。但是這個「真實」真的存在嗎?畢竟這個「刪除」的過程已經被「展演」在我們的面前,這難道不也可能是另一種刻意呈現的表演嗎?當滑鼠游標選擇性地給我看錄像檔時,我們又怎麼知道這一切呈現給我們出來看似尚未剪裁的側錄內容,本身也隱瞞了些什麼,刻意想給我們接收到什麼?

BERLIN, GERMANY – FEBRUARY 17: (L-R) Shazad Latif, Timur Bekmambetov and Valene Kane attend the ‘Profile’ press conference during the 68th Berlina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erlin at Grand Hyatt Hotel on February 17, 2018 in Berlin, Germany. (Photo by Dominique Charriau/WireImage)

Bilel那部威脅Amy的影片,可以說是整部片「看」與「被看」關係反覆轉則的精彩縮影。那些被Bilel用來當作人肉搜索線索的內容,皆是在Bilel透露喜歡上Amy過後,Amy為了進一步贏得Bilel好感而無意之間透露出來的訊息,在那個時候,在Bilel窮追猛打似的表白自己的情況下,讓Amy彷彿是在關係中佔有優勢方地去趕緊利用這個機會也趕緊表露自己以贏得對方的信賴/好感,然而那部威脅的影片傳達出來的消息是,原本以為自己是「觀看者」的人,其實是「被觀看者」,而當「被觀看者」以為自己是「觀看者」時,他就深陷於完全暴露的被操控之中。

也就是說,Amy被操控的過程是非常巧妙的,起初Bilel的出現,Amy是抱持著高度的警覺的,因為他意識到自己是「被觀看者」,深怕被Bilel識破他不是穆斯林的身份,當然也因為不信賴,深怕自身的身份被發掘而影響人身安全,然而Bilel的粗暴,逐漸變成很不著痕跡地變成熱愛分享生活的「率真」,此時讓Amy逐漸地從「被觀看者」的角色不知不覺地轉移到「觀看者」的角色。對方愛上了自己,似乎也不太顧及自己的形象,看起來毫無心機,甚至求婚成功後,還拿著衝鋒槍對著天空射出愛心的圖案,這些種種都是一種「率真」形象的營造。因此她這時候以為,掌握關係優勢的人是自己,但最後發現,這一切她都是被操控、被觀看的。

是的,這整部片都是由Amy的電腦側錄出來的,我們觀眾就是透過「螢幕」(電腦?電影?)觀看出去的一個十足的觀看者,但是電腦使用者Amy最終不是真正的「觀看者」,那我們呢?我們觀眾呢?Amy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總是會播著他想聽的音樂,這是他想聽的?還是這是為了營造氣氛播給觀眾聽的?我們看到的是一段指涉向真實事件的改編故事?[1]還是滿足我們作為觀看者想像的虛擬展演?

[1] Profile的原型是一本暢銷書。這本名為《聖戰士的肌膚之下》(Dans la peau d’une djihadiste)的報導出版在2015年5月、正是11月震驚法國的巴塔克蘭劇場(Bataclan)巴黎演唱會槍擊案不久前。在書中,為了調查「聖戰士新娘」的現象,住在巴黎的女記者使用釣魚手法假扮改宗的大學生,並在網路上與伊斯蘭國的應募官深入交流。參《《Profile》:聖戰士的青春電幻物語》: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2018tghff/108126?fbclid=IwAR2vozflc5gj4GlWrGw8z2lc3Yq4setvxfe_esuXWgHMsemXlZga81VUmxM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