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藉由隱藏自我指涉來進行自我指涉:《社會中的藝術》書摘(下)

創造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自我指涉的隱藏才能進行真正的自我指涉,所以「裝飾」(文學中可以看成是一些看似是修飾用的無關緊要情節),也就是那些初看被視為只是無關緊要,錦上添花的環節。他會在進行一段藝術的觀察活動後,而被領悟出是表達某種意涵的要件。裝飾就是一種自我指涉的隱藏,但最後卻成為自我指涉的要件。而這個變換的歷程是需要含藏的時間性,也就是觀察藝術活動的時間性,所以盧曼說,裝飾是一種時間性,是一種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尚未被決定下來之活動的時間性。

藝術作為一階觀察和二階觀察的結合:《社會中的藝術》書摘(上)

盧曼認為,一階觀察與二階觀察的結合,正是藝術作品的最大特色!盧曼特別舉了蘊含透視法的作品為例。在觀看透視法的作品時,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有限的觀察者看出去的觀察內容(二階觀察),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透視法這樣的表達方式,正是呈現出有限的觀察者的觀察方式(二階觀察)。因此盧曼認為,結合一階觀察和二階觀察的藝術作品,他同時讓人看見到「被(差異)標示出的事物」,以及意識到「尚未被(差異)標示出的可能性」的存在!也就是說,觀賞藝術作品正是一個在特定的表達方式裡,意識到世界本相是不可知的過程。因此相較於哲學傳統一開始是進行對世界本相的探討,藝術的歷史似乎一開始和哲學走相反的路,不斷地在現象界打轉。但藝術作品的現象呈現並不是單純的一階觀察,而是一階觀察和二階觀察的結合,這讓解讀藝術作品的人,會不斷地去運用「作品中沒有給的內容」去釐定「作品中出現的內容的意涵」,正因為藝術作品讓人意識到他所看到的並非全部,因此更讓解讀者去探索作品中沒有表達出的未知部分來幫助他們解讀作品中的訊息,而這正是為什麼藝術作品總是能產生許多種不同的詮釋,但這種產生不同詮釋的作品,不是藝術作品表達不清楚的地方,恰恰相反,這正是他清楚自己特性的表現而必然導致的結果。